(通讯员 杨翰琳)“我刚开始几次用这款鼻炎喷剂很有效,可越用越不管用,症状反而更严重了。”2025年2月,荆门市东宝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送法进社区时,群众反映相关用药情况。检察官敏锐察觉其中可能存在药品安全领域问题线索,随即开展调查。
深入调查核实 查明问题实质
在实地走访、调阅资料基础上,办案人员运用相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,检索采集饿了么、美团等平台药店销售信息,碰撞出疑似销售违规“消”字号抗(抑)菌制剂的问题线索。为切实保障公众健康权,办案人员坚持高质效办案标准,先后4次实地调查取证,2025年3月,辗转委托具有CMA、CNAS检测资质的上海某公司对该院采购的抑菌膏、抑菌液、抑菌喷剂等“消”字号产品进行检测。检测结果显示,湖南某公司生产的“某濞爽”非法添加化学药物“萘甲唑啉”。
“萘甲唑啉”是一种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血管活性药物,有收缩血管作用。而“消”字号属于卫生消毒用品范畴,仅具有消毒功能,不具备治疗效果,生产企业不应对其作任何有疗效的宣传。“某濞爽”在产品标签说明书标注疾病治疗效果的宣传内容,误导了消费者。且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违规添加“萘甲唑啉”的抗(抑)菌制剂,可能引发过敏反应、产生耐药菌株等一系列副作用,长期大量使用甚至影响水盐代谢,危及群众身体健康,损害社会公共利益。
制发检察建议 推进专项整治
2025年4月,东宝区检察院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,向相关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,建议其依法履职,对不合规范的“消”字号抗(抑)菌制剂产品及时排查处理;同时加强相关宣传工作,引导药店和群众正确认识并购买“消”字号抗(抑)菌制剂产品,消除公共卫生安全隐患。
收到检察建议后,主管部门高度重视,迅速启动整改工作,开展消毒产品自查自纠和专项执法行动,累计督导排查药店190家、检查消毒产品72个品规、责令限期整改3家、对15家药店未按规定索取产品资质证件的消毒产品下架处理。
加强源头治理 督促堵漏建制
为推动跨区域“消”字号问题产品的源头治理,该院与主管部门加强沟通,主管部门向湖南省浏阳市相关行政机关发函通报违规产品线索,当地主管部门依法对涉事企业作出行政处罚,责令该企业召回、销毁已上市销售的违规产品。
在整改过程中,该院注重跟踪督促落实,及时了解整改情况,促推主管部门依法全面履职,推动辖区经营单位严格落实进货检查验收制度,规范建立索证索票台账,切实把牢抗(抑)菌制剂市场准入关口,切实筑牢群众用药安全防线。
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强与相关行政执法机关沟通协作,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,以实实在在的办案效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,维护社会公共利益,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加安全可靠的民生产品。